疾病篇
血行播散型肺结核
急性血行播散肺结核,也称急性粟粒性肺结核,是各型肺结核中较严重者。通常由结核杆菌一次大量侵入引起,结核杆菌的来源可由肺内病灶或肺外其他部位的结核灶经血播散,肺内病灶包括肺内原发灶,气管支气管及纵隔淋巴结的破溃,肺外结核以脊柱结核、女性盆腔结核和睾丸结核引起多见。
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急性全身血行播散型结核病的一部分,多由原发型肺结核发展而来。起病急,可有高热、寒战、咳嗽、气促、呼吸困难、胸痛。还常伴有全身毒血症状和结核性脑膜炎。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阴性。X线显示双肺在浓密的网状阴影上,满布境界清晰的粟粒状阴影,直径约2mm,大小及密度均大体相等。病初胸片可能无明显粟粒状影,或仅有弥漫性网状改变易误诊为伤寒、败血症等其他发热性疾病。急性粟粒性结核,不仅只侵犯肺脏,它可以引起全身粟粒性改变。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结核性脑膜炎,还可引起肝、脾、肾、骨等的粟粒样结节病变。
若人体抵抗力较强,少量结核菌分批经血循环进入肺部,其血行播散灶常大小不均匀、新旧不等,在双肺上中部呈对称性分布,称为亚急性或慢性血播散型肺结核。其病情发展缓慢,通常无显著中毒症状,患者可无自觉症状,偶于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。此时病灶多较稳定或已硬结愈合。